1、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自然光谱中,不同波段的光谱对植物生理的影响为:
280 ~ 315nm 对形态与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
315 ~ 400nnm 叶绿素吸收少,影响光周期效应,阻止茎伸长;
400 ~ 520nm(蓝光) 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
520 ~ 610nm 色素的吸收率不高;
610 ~ 720nm(红光) 叶绿素吸收率低,对光合作用与光周期效应有显著影响;
720 ~ 1000nm 吸收率低,刺激细胞延长,影响开花与种子发芽;
>1000nm 转换成为热量。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不同的波段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功效,当要抑制植物的茎生长时可以照射紫外光,当要增加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益时可以加强蓝光强度,若要调控开花或种子发芽可通过调配红光的比例达到效果。
2、LED光源做植物灯的优势:
LED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固态、寿命长、波长特殊、驱动电压较低、光效率高、能耗小、安全、可靠耐用、不容易色衰的优点,且红光LED光子具有较大的光通量。另外,LED的发光是Ⅲ、Ⅴ族化合物的发光,具有较窄的波谱,波谱半宽范围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在±20 nm左右,波长正好与植物光合成和光形态形成的光谱范围相吻合。因此以LED作为植物特殊用途照明,不论在效率或功效都将比用传统光源具有优势,因传统光源一般都为全波段,若以日光灯为光源,需要加一过滤而取得所需特定波长的光,这将减少光的利用率且对于被过滤的光源将有可能转化成热的形式。
3、若以LED为植物灯则如何选择LED光源参数:
3.1红光LED与蓝光LED比例的选择
从植物生长对红光和蓝光的需求看,植物灯的红蓝灯色谱比例一般在5:1 ~ 10:1之间为宜,通常可选7~ 9:1的比例。当然不同的植物对红光和蓝光的需求会不一样,而不同的植物灯选用的红光LED和蓝光LED也不一样,因此最佳的比例应该是根据植物的种类和LED的性能来选择。
3.2LED光源光照强度的选择
在设计植物灯强度时需要参考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光补偿点,另一个是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是指 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光合速率相应降低,当光照强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为零,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此时,若要继续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则需要额外光的补偿。
光饱和点则指在光补偿点以上,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相应增大,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就不再随光强的增强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如果外界光照强度大于植物的光饱和点,则会形成光的浪费。
上述介绍了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以及一些主要蔬菜在这两个点的值,其具体的作用是根据不同的植物,在制备植物灯时对灯光强(或功率)的设定。
|